非洲天后法图玛塔·迪亚瓦拉
很多人对法图玛塔·迪亚瓦拉的第一印象,是在2019年格莱美颁奖典礼上。她戴亮黄色的头巾和大量色彩鲜艳的项链、手镯,手拿一把红色电吉他。颁奖典礼上,她演唱的是第61届格莱美奖提名专辑《Fenfo》中的《Negue Negue》,歌曲将马里南部的瓦苏鲁传统音乐与充满精神气息的非洲流行音乐进行了融合,将观众带入了她的马里音乐风格之中。她也是首个在格莱美颁奖典礼上表演的非洲马里艺术家。
10月22日,应2023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邀请,法图玛塔·迪亚瓦拉来到了龙岗文化中心,为深圳市民送上了一场“马里回忆”专场音乐会,以美妙的嗓音欢唱来自非洲旷野的旋律。这是她首次来到中国演出,深圳这座城市的魅力与活力让法图玛塔·迪亚瓦拉充满了由衷的向往和热切的期待。
马里回忆-非洲天后法图玛塔·迪亚瓦拉专场音乐会
演出当天,法图玛塔·迪亚瓦拉身着一袭颇具民族特色的长裙,梳着高高的发髻,胸前依旧挎着她心爱的红色电吉他,一亮相,便引得台下阵阵掌声。在欢快的节奏中,法图玛塔·迪亚瓦拉渐入佳境,边唱边跳,唱出了动人心弦的旋律,跳出了大草原的自由舞步。
演出精彩瞬间一
演出间,她与观众频繁互动,在其热情的带动下,全场时而响起伴随鼓点的掌声,时而大合唱作为音乐会伴奏;观众时而振臂欢呼,时而左右摇摆。法图玛塔·迪亚瓦拉的随性表演,更是将现场气氛拉到最高潮。吹哨子、欢呼、旋转……她在舞台上尽情释放情绪,观众在台下“跳”进非洲广阔的草原,感受无边无际的放松。法图玛塔·迪亚瓦拉对观众说:“音乐不只有听,还要用心去感受。它就像流水,蔓延整个身体。很荣幸,今晚能与在坐的各位分享我的灵魂。”
法图玛塔·迪亚瓦拉与观众互动
当今世界广泛流行的布鲁斯音乐追根溯源,与西非马里的传统音乐息息相关。这里也是法图玛塔·迪亚瓦拉的家乡。14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马里人去往美国,也将马里的传统音乐带到了美国,逐渐成为布鲁斯音乐的基础。对于生长在马里,伴随着传统音乐长大的法图玛塔·迪亚瓦拉来说,布鲁斯是来自灵魂的心跳,演奏布鲁斯音乐就像说话一样自然。在创作和探索的过程中,她将马里南部的瓦苏鲁传统与国际音乐融合在一起,用马里的民族语言班巴拉语歌唱,寻找能够吸引世界各地人们的旋律,以最好的方式代表了现代非洲音乐。
演出精彩瞬间二
法图玛塔·迪亚瓦拉曾获得两项格莱美提名。她于1999年出演谢克·奥马尔·西索科导演的故事片《创世记》,2001年出演电影《蛇之梦》,并在音乐剧《Kiri kou et Karaba》中担任主角。后来,她开始创作自己的歌曲。法图以“性感的嗓音”著称,她拥有最美妙的嗓音和旋律感,她的吉他演奏融合了布鲁斯、民谣和放克音乐,歌声中呈现了一种与非洲的简单关系,打破了对非洲大陆及其侨民无意识的集体刻板印象。
演出精彩瞬间三
“疯狂,太疯狂了!”“不够,完全不够看!”“鼓掌鼓到手肿!”观众席上,大家激动地说。演出当天,法图玛塔·迪亚瓦拉带来了《托隆》《索马夫》《莫戈坎》等12首歌曲,让整个音乐厅都律动了起来。在与观众大合唱环节,她一遍遍地重复着感谢,手动比心,并表示“大家的合唱太美了。”
演出即将结束时观众参与互动
也许是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法图玛塔·迪亚瓦拉在演出即将结束时,带领全场观众跳起了舞蹈,将退场作为了演出的一部分,让许多人依依不舍,不愿离场。想必,这个疯狂的周日夜晚已深深烙在了大家的心里。
演出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