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从南安普顿驶向纽约的大船,一部从百老汇演到伦敦西区的音乐剧,一次让灵魂被“生命”力量颤动的现场。伦敦西区原版、托尼奖获奖音乐剧《泰坦尼克号》,将华南区唯一一站献给深圳,10月25日至29日,震撼登陆坪山大剧院,助阵2023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
剧本取材船上真实人物
1912年4月14日的最后几个小时,泰坦尼克号在从南安普敦驶向纽约的首航中与冰山相撞,“永不沉没的船”慢慢沉没。这是20世纪最悲惨的灾难之一。
1997年,音乐剧《泰坦尼克号》与卡梅隆导演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几乎同时上演。如果说电影版《泰坦尼克号》书写了一部浪漫史诗,那音乐剧《泰坦尼克号》就是无数人真实命运的记录。
剧本取材于“泰坦尼克号”这艘传奇巨轮上的真实人物,为了致敬1912年泰坦尼克事件,音乐剧里的每个名字皆为当年真实乘客姓名。25个演员,演绎126个角色,从不同角度、多故事线,细致捕捉历史,唱响不朽生命之歌。
创造性融入交响乐元素
音乐剧的音乐风格总是有无限可能,摇滚乐、说唱……而音乐剧《泰坦尼克号》,则创造性地融入了交响乐元素,并加入大段合唱,让整部剧充满史诗感。
在第51届托尼奖颁奖典礼上,音乐剧《泰坦尼克号》将最佳音乐剧、最佳音乐剧剧本、最佳配乐、最佳编曲及最佳舞美设计五项大奖收入囊中。充满史诗感的交响元素、大合唱以及精致繁复的服装,在音乐剧《泰坦尼克号》中,我们将沉浸式领略世纪之交的英国文化。
该剧将视角聚焦于“泰坦尼克号”上无数平凡人的悲喜命运,讲述了一个“无需剧透”的故事。然而当我们手握剧本,站在上帝视角看着舞台上的人们,一步步走向早已注定的悲剧结局,却依旧能与每一个角色情绪的起伏、生命的消逝共情。
个体的生命短暂、无常,而“生命”永恒,我们始终为“生命”的力量颤动。
(来源:深圳晚报 记者/赵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