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乘南海之风 聆听一场磅礴之势与细腻之美的音乐盛宴
2023年10月18日

d65a8a9687fe90597d9f3e855a8f2930.jpg


他既是享誉世界的音乐演奏家,也是报刊专栏的长期作者,他所获的专业类奖项数量不胜枚举。这位被《经济学人》评为“在世博学家”的全才就是斯蒂芬·霍夫爵士。10月17日,应2023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邀请,斯蒂芬·霍夫爵士带着他精心挑选的曲目来到深圳蛇口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境山剧场,为大家呈上一场音乐盛宴,带领大家进入神秘奥妙的音乐王国。


49498d09bc6de32991461fb542b23e48.jpg

斯蒂芬·霍夫钢琴独奏音乐会(摄影:夏晓凡)


当天的独奏会,在熟悉的旋律——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中拉开序幕。7首曲目,主题是向历史上同时作为杰出钢琴家和作曲家双重身份的大师们致敬,演出曲目包括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斯科里亚宾的《升F大调钢琴奏鸣曲》、德彪西《版画集》和李斯特的《彼得拉克十四行诗三首》《但丁诗篇读后感》等经典之作;此外,他本人原创的钢琴作品——《帕蒂塔》也在其中。

曲目的选择最能突出霍夫爵士擅长塑造丰富音色变换的特点:时而充满憧憬和希望,时而陷入深刻且沉思中。上半场作品带来的神秘气氛,如同开启一个魔法世界;下半场则以音乐描绘多个梦幻般的景致,令人流连忘返,带领听众“进入”一个《爱丽丝梦游仙境》般的世界……“我始终坚信自己是为音乐服务的。如果我走上台,弹的都是我我我,那会毁掉音乐会的魔力。”斯蒂芬·霍夫爵士表示。


0b95ed4520f2a7dd0e8201810d30a258.jpg

73352ac8648d4337e0e1e73677c93247.jpg

c5d7e5a30e8239388a9216423c82436d.jpg

演出精彩瞬间一(摄影:夏晓凡)


细心的观众会注意到,不管演奏多么高难度的作品,斯蒂芬·霍夫爵士永远端坐得体,琴声也如他的形象,精准又细腻,充满稍纵即逝的感动,让人回味再三。如梦如幻的旋律诉说着不朽的爱情,爆发转折的调性让人坐立不安。不需要炫技,充沛的情感伴随着琴键浸润整个音乐厅。


2668d6a058478bb62ee4b0f6586048d7.jpg

45f79805e13677a01f93abf512fefa49.jpg

演出精彩瞬间二(摄影:夏晓凡)


随着最后一个音符的结束,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不少观众更是起立鼓掌,久久不愿离开。为答谢观众盛情,霍夫爵士额外演奏了两首曲目——德彪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和肖邦的《降D大调夜曲》。


1ca0dd9aeb11a04677847ae83adbe447.jpg

返场演出(摄影:夏晓凡)


8c5e336320784e1dea1e8068c371eda4.jpg

演出谢幕(摄影:夏晓凡)


除了是演奏家、作曲家之外,霍夫还有着作家、画家等多重身份。他录制过近70张唱片,出版过4本书,创作超过50部音乐作品,2001年成为史上第一位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的古典音乐演奏家。他曾连续7年担任英国《电讯报》的专栏作家,写的文字关于音乐、哲学、美食、香水……影响了无数读者。

这样一位全能音乐家,今年10月,开启了他的中国巡演之旅。这趟巡演他将举行多场钢琴协奏曲音乐会,并且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举办钢琴独奏会。


9755e20e99a28138d85a138d10052a89.jpg

斯蒂芬·霍夫爵士(摄影:夏晓凡)


“我不喜欢去听那种每首作品我都很熟悉的音乐会。我喜欢惊喜。如果我去参加晚宴,我会吃以前没有吃过的菜品、或者有特殊口味的雪糕等。这与我要求音乐会曲目有新鲜感如出一辙。”这种新鲜感,欣赏17日晚独奏会的观众深有体会。斯蒂芬·霍夫爵士通常会为自己策划的独奏会加入一些让观众感觉有点陌生感的作品,他偏爱寓意深刻的音乐,但在排布上常能看出一点玩乐的意味,这反映出他沉思又古灵精怪的一面,而且他总能让这些作品串联成一趟趟迷人的音乐之旅。